這幾年,精密零部件行業(yè)的廠家都在抱怨,工廠維持不下去了,成本越來越高,利潤卻越來越少。一般來說,精密零部件行業(yè)的平均利潤率為10%左右。這里以一個普通的機械零部件加工廠為例,去年的銷售額做到8000萬元,毛利632萬元,毛利率為7.9%。相比之下,行業(yè)的平均水平都沒有達到,這也算是多年的低谷。
為什么說632萬元是毛利,因為機械零部件加工廠還需支出地方稅費、銷售費用、物流費用、管理費用、銀行利息幾大項。如果扣除上述費用,去年這家精密零部件廠的利潤只有40多萬,如果再扣除企業(yè)所得稅,凈利只有30多萬。這樣算下來,你就知道精密零部件行業(yè)為什么越來越難做了,所以很多人想離開。
作為精密零部件行業(yè),賺錢的經(jīng)濟效應其實越來越不明顯,但在社會效益上不算少。這就是為什么要重視實體經(jīng)濟,不僅為國家提供了稅收,而且也創(chuàng)造了就業(yè)。比如這家機械零部件加工廠,全年上繳稅收200多萬(其中國稅160萬左右,地稅70萬左右),已經(jīng)不是一個小數(shù)目。這些還得益于國家減稅降費的好政策。
對于機械零部件加工廠家來說,社會效益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解決就業(yè)。大量的社會勞動力能走上精密零部件生產(chǎn)線,不僅創(chuàng)造了社會財富,也維護了社會穩(wěn)定。像這樣一家精密零部件廠,還只是中型的規(guī)模,一般的操作工40多人,還有財務、后勤、管理崗位人員10多人。其實,如果要追求更高的利潤,出租廠房都比開辦工廠更劃算、更輕松。
本文標簽: 精密零部件,機械零部件加工廠
全國服務熱線